首页 > 最新动态 > 【会员风采】楚雄州检验检测认证院
最新动态
【会员风采】楚雄州检验检测认证院
2024-12-094
楚雄州检验检测认证院于2022年9月7日揭牌运行,为州人民政府直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加挂“楚雄州重点产业技术研究院”牌子,机构规格为正处级,内设15个机构,编制109名,全院实有185人(其中在职在编103人、聘用82人),研究生学历17人,本科学历114人,高级职称30余人。有各类设备1707台(件),设备价值8000多万元,可开展检验检测项目2023项,办公场所5处,办公及实验用房总建筑面积1.57万平方米。统一承担州本级、楚雄市和楚雄高新区相应检验检测职责,可承接食品、药品、农产品、粮油及粮油制品、工业产品、建设工程质量、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及计量器具检定校准等业务,围绕全州重点产业,开展技术研发服务。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其前身是“楚雄州建筑材料研究试验室”,于1993年10月由楚雄州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组建,2002年2月,为使我州检测能力进一步提升,将试验室名称更名为“楚雄州建设工程技术检测中心”隶属于楚雄州建设局质量监督站。
2005年1月为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管理办法》的要求,依照(楚编发[2004]75号)文件,检测中心与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分离,直属于楚雄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领导管理的正科级、事业法人单位,具有财务独立的事业法人证书。2006年6月依据(楚编办[2006]57号)文件更名为“楚雄州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2014年4月依据(楚编发[2014]6号)文件中心被划分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2022年9月并入楚雄州检验检测认证院。
构建“州县乡三级一体化协同发展”检验检测体系
按照“州做强、县市做精、乡镇强速检”的要求,州级整合检验检测机构新设立检验检测认证院,以技术研发服务主导产业为主;县市设立检验检测所,加挂“楚雄州××产业技术研究所”牌子,以基本保障服务特色产业为主;乡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加挂“乡镇检验检测站”牌子,承担辖区内食品、农产品快速检测等职责。
构建“服务重点产业”发展机制
围绕楚雄州重点产业战略布局,在各县市推动钛、中药材、乳腐、野生菌等产业技术标准制定、新产品研发等技术服务,为“一县一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构建“产学研”融合发展平台
深化与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及重点企业合作,共建开放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搭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积极与中国农科院、云南省农科院等相关科研团队合作,以生物医药、绿色食品、预制菜产品研发为突破口推进技术研发工作。目前,楚雄州人民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共建的“中国农科院云南现代农业研究院”已落地州检验检测认证院(州重点产业技术研究院)。
构建改革创新激励机制
制定《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制度》《职工履职考核评价办法》等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绩效工资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形成了职称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的良性竞争机制。2023年,州检验检测认证院共完成检验检测业务2732.8万元,其中:非税收入735.20万元,经营收入887万元,财政专项检验经费550.67万元,按“放管服”改革要求减免,应由地方政府承担的检验检测任务匹配资金559.93万元;承接食品、药品、农产品、粮油等各类指令性检验任务4521批次,完成委托检验4277批次;完成创新券合同总金额116.8万元,完成电梯、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检测15087台;完成计量器具检定30064台件;完成8个彝族药材标准制定。
2023年1月3日,“云南省楚雄州构建‘三位一体’检验检测新格局”入选“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200个典型案例”。2023年2月21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听取楚雄州检验检测机构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强调:楚雄州推行检验检测机构整合改革,精简了机构,提高了效益,明晰了权责,取得了初步成效,构建了州县乡一体化检验检测新体制,走在了全国前列。2023年4月25日全省检验检测机构整合改革现场推进会在楚雄召开,楚雄改革模式复制到全省。
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公共服务和产业服务协同发展,力争到“十四五”末形成带动全省重点产业发展的技术研发“联动圈”,到2035年底形成服务南亚东南亚重点产业发展的技术研发“辐射圈”。
电话:0878-6011949
传真:0878-6011950
地址:云南省楚雄市阳光大道云荷路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